# 附屬子句(従属節)與並列子句(並列節) > [!warning] 名詞標示與翻譯說明 > 本篇內容牽涉到較多專有名詞,原則上以==「中文翻譯(日文原文)」==的型態標示。 兩個以上的句子連結時,稱為「複合句(複文)」。前方尚未結束的部分為「子句(接続節)」,後方則是[[主要子句(主節)|「主要子句(主節)」]]。其中子句又分為「並列子句(並列節)」和「附屬子句(従属節)」兩種。 > [!note] 複合句:子句+主要子句 > * [[附屬子句(従属節)與並列子句(並列節)#並列子句(並列節)|並列子句+主要子句]] > * [[附屬子句(従属節)與並列子句(並列節)#附屬子句(従属節)|附屬子句+主要子句]] 上述亦可混合搭配,形成以下型態: > 子句1+子句2+子句3...+主要子句 --- ## 並列子句(並列節) 兩個或以上**對等的句子連結時,前方為「並列子句(並列節)」**。 > [!warning] 注意 > 並列子句與附屬子句的實際分類根據不同觀點可能略有差異。本站為了解說方便,**只以[[中止形|「中止形」]]作為並列子句的代表**,==其餘所有句型都歸類到附屬子句。== --- ## 附屬子句(従属節) 兩個或以上有**「大小層級概念」的不對等句子連結時,小句為「附屬子句(従属節)」**;大句為[[主要子句(主節)|「主要子句(主節)」]]。 > [!abstract] 常見的附屬子句 > * [[名詞修飾子句(連体修飾節)]] > * [[引用句(引用節)]] > * [[疑問詞子句(疑問引用節)]] > * [[副詞子句(副詞節)]] ### 附屬子句的時態【簡易版】 附屬子句的時態真要細講的話相當複雜,以下僅做最基礎的簡易介紹: #### 絕對時態 v.s. 相對時態 在[[單純句(單文)]]中,句末的時態就是整句的時態,也就是以發話時間為基準的「絕對時態」。 而在複合句中,整句的「絕對時態」由[[主要子句(主節)|主要子句]]決定,附屬子句的句末時態不能代表整個句子的時態,而是以主要子句的時間為基準的「相對時態」。 | | **位置** | **基準** | **意義** | |---|---|---|---| | **絕對時態** | 主要子句 | 發話時間 | 在發話時,是否已發生? | | **相對時態** | 附屬子句 | 主要子句時間 | 在主要子句的時間點上,是否已發生? | 以「X とき Y」為例: 1. 家に**帰る**<font color=Gold>とき</font>、電話**した**。 2. 家に**帰った**<font color=Gold>とき</font>、電話**した**。 3. 家に**帰る**<font color=Gold>とき</font>、電話**する**。 4. 家に**帰った**<font color=Gold>とき</font>、電話**する**。 > ==**Y為絕對時態**==。因此在**發話時**,1、2已經打過電話;而3、4還沒。 > ==**X為相對時態**==。因此在**Y(打電話)的時間點上**,1、3還沒回家;而2、4已回到家。 因此4句的翻譯是: 1. **要**回家時,打**了**電話。 2. 回**到**家時,打**了**電話。 3. **要**回家時,**會**打電話。 4. 回**到**家時,**會**打電話。 #### 狀態性敘述 上述是以「動態動作」為例。然而,如果是**靜態動作([[狀態動詞]])或是形容詞、名詞等狀態性的敘述**的話,則情況略有不同,主要有下面3種組合: | | **X的時態** | **Y的時態** | |---|---|---| | A | 非過去 | 非過去 | | B | 非過去 | 過去 | | C | 過去 | 過去 | * A. 会社に**いる**<font color=Gold>とき</font>、メールを**送る**。 * B. 会社に**いる**<font color=Gold>とき</font>、メールを**送った**。 * C. 会社に**いた**<font color=Gold>とき</font>、メールを**送った**。 比較一下B和C。由於「いる」是[[狀態動詞]],類似形容詞或名詞那樣,本身是狀態性敘述。因此,**無論是「いる」還是「いた」,在「發送郵件」的時間點上,人都是在公司的**,實際上意義相同。 因此3句的翻譯是: * A. 在公司的時候,**會**發送郵件。 * B. 在公司的時候,發送**了**郵件。 * C. (已經)在公司的時候,發送**了**郵件。